服装一直是个暴利的行业。近些年特别是快时尚类的服饰尤为吃香,最具代表性的有三家公司:优衣库、Zara、H&M被称为时尚三巨头,受到不少年轻人的追捧。把很多国产品牌佐丹奴、红蜻蜓等国产品牌逼出市场。
而在这三个快销时尚品牌里,唯有优衣库抓住中国客户的心理走向。快速打入中国市场,一跃成为快销行业的佼佼者。
而Zara、H&M就没有那么好运,业绩停滞不前,毕竟时代在进步。人们接触的事物越多,审美观也在不断提升。加上国门大开,越来越多的品牌涌入市场。
中国人口多,是个消费的聚集地,在各大行业眼中是一块“金钵钵”。而选择变多,人们的眼光就不限于这类的快销品牌,而是追求更高端的品牌。慢慢的这些快销品牌接近没落。
H&M事件
竞争对手增加,分走一半的消费人群。这些快销企业不得不改变经营战略,像海澜之家因库存过多,直接剪掉商标,将产品低价卖出。
而更多的商家是选择以折扣的形式清理库存。这样也是可以理解的,毕竟库存积压,无法变现,会使企业带来很多问题,甚至会影响企业的生存。
但是H&M却做出了一个让人大跌眼镜的决定-火烧12吨库存。H&M品牌给出的解释是为了保持品牌的定位,因为定价促销只会让自己的品牌掉价,甚至有沦为地摊货的风险。
H&M作为上市公司,任何理由作出如此决定都是不合理的。虽是为了保持公司品牌,但焚烧大量衣物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相当恶劣。
且还有很多山区的孩子衣不遮体,作为捐赠不仅没有浪费衣物,还可以为公司赢得名声。烧毁衣物落的把柄让人诟病,捐赠衣物获取名声。我想H&M这次所做的决定是有一定的问题,可以说有些得不偿失。
H&M几乎每年都要烧毁12吨以上的库存,在过去的五年中粗略统计至少烧毁了将近60万吨衣物,对大气对自然环境造成的污染是无法挽回的。
最开始H&M是打着环保的名号面世的,可现在又在做着毁坏环境的举动。企业形象一落千丈,让本就面临经济危机的H&M再次受到重创。
企业转型
现在的H&M面临着社会舆论和竞争压力,开始寻找转型的契机。之前只做实体宣传和售卖,现在已经将售卖渠道转至网络。逛街已成为过去式,渐渐的网上购物成为潮流。H&M也紧跟时代步伐,将售卖渠道的重心转至网络,开拓多条销路。
虽改变销售重心,但H&M也在积极筹备线下门店。据统计仅在2019年第一季度,就新增了五家门店。而且还开启了明星代言的策略,先后邀请了张艺兴,王源等明星代言。试图吸引更多年轻人购买,以此改进低迷的业绩。
利用明星效应,带动店内流量,提高人们购买欲。确实达到效果,利润相比之前有小幅度的提升。虽明星效应提高了不少客流量,但需要或许固定的流量,还需要改变产品本身。
治标不治本是万万不行不可行,人们关注一个牌子不仅是关注代言人,更多是关注这个牌子本身的质量和样式。会有少部分人群会因喜欢的明星无脑消费,但这都是占少部分。
想要抓住大部分的消费群体,还是要从根本上去改善衣服质量,对时尚市场进行调查,推陈出新出符合现代人审美的款式才是重中之重。
落后就要挨打的,在老祖宗的时候可以说是在用血谱写这个教训。无论是国家也好,市场也好,科技也好。是要不断的学习和进步,保持一成不变只会被市场快速淘汰。
就像是自然界的法则优胜劣汰,不随着市场的变化而改动进步,那注定会被市场淘汰。不能只是用心做广告,用脚做产品。
笔者也有购置过H&M的衣物,质量可以说是配得上它多年的老品牌,但在选购衣物时还是发现几个问题。第一、衣品款式虽多,但已经前几年流行过的元素早已过时;第二、千篇一律,款式单调,很难抓住顾客的目光。
所以在笔者看来H&M的改变应该从衣服本身做起,想着用焚烧库存解决库存积压。不如想着如何将后边的产品做好快速的销售出去。
问题应该从根源抓起,从根源解决问题才是硬道理。而不是靠掩耳盗铃的形式去消灭库存,成本一样增加,利润却丝毫不增长。那岂不是在做浪费人力物力的无用功吗?
冰冻三尺,非一日之寒
H&M的衰败并不是一天两天就造成的,市场的变化好比天气变化,一时乌云一时晴。在电商打入市场时,H&M就应该优先抢占电商市场开拓销路。
或许H&M总部认为电商像是烟花,仅是一时璀璨;又或是认为坚持实体销售,才是最务实,最能保证品牌品质的方法,所以拒绝与电商挂钩。
而当时的优衣库,发现了电商商机的趋势。顺势进入电商销售,开拓销路。至今才成为最火热的快时尚品牌。且优衣库经常有打折活动,节日打折、发放优惠券是常有的事。
而且优衣库不仅保持了它们品牌上新速度的情况下,还对衣服款式进行了调整,都是当季热卖的元素,年轻人的焦点。
相较优衣库,H&M就比较死板,从不打折也不降价,不做任何促销。虽上新的速度和优衣库比较像差不多,但是款式却还是没有丝毫变动,甚至可以说只是用前年的版型变换了颜色再继续售卖,总的来说呢就是没有在产品上多下功夫。
还是以以前的观念来看待现在的市场。如果作为消费者来对比优衣库和H&M你会光顾哪家呢?我想答案就是优衣库。
在衣服款式相似的情况下,客户会优先选择有折扣的店。毕竟就是奔着实惠好看去的,那款式较好,折扣力度大那就更不用说了。这就是为什么优衣库的客户回笼率高于H&M。
同样的大牌子,一样是快时尚行业,售后满意度相差不多的情况下。决定客流的就是款式和价格。不过现在H&M再进入电商已经为时过晚,此时的电商领域早已定型,各类消费品牌都站稳了自己在电商平台上的定位,H&M想在现在这个时候横插一脚,进入电商平台,可谓是难上加难了。
商机就是如此,错过的就不会回来了,不先人一步,就难高人一头。虽H&M现下正致力打造天猫旗舰店,销量确实有增加。但仍达不到以前的巅峰状态了。
小结:
所以无论是做事还是做人要学会变通,要积极接受新鲜事物不可急着否认。切勿墨守成规,享受当下的利益。
H&M坠下服装界神坛就是很好的例子,不从根源寻找问题的关键,做出错误的决定却没有及时发现更正。仅在乎明星效应,却对产品本身理解不够,对市场的形式走向,年轻人的关注点没有做过普查。服装生意最在乎的无非就是市场和客户,只在乎库存的多寡,却寻找遗留库存的真正原因。决策上的失误,也许是各个管理层面的不作为。
当然我们作为外人,无法真正的了解H&M内部本身,不过是以一个局外人的身份就火烧库存之事,发表的不成熟言论。或许另有隐情也不得而知,但H&M这颗服装界的新星缓缓跌下神坛已是板上钉钉的事情。